关于我市粮食加工产业转型升级情况的
调研报告
为助推我市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民建漯河市委按照市政协统一安排,采取入企业实地调研、赴先进地市考察等形式,围绕推动我市粮食加工产业转型升级开展深入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是全省重要的粮食主产市之一,拥有丰富的粮食资源和粮食加工优势,粮食购销总量、加工总量等均居全省前列,粮食加工已经成为我市重要支柱产业。截止2017年,全市现有各类粮食经营企业242家,其中粮食加工企业有76家,年粮食加工转化能力达460万吨,其中日加工能力500吨以上的面粉企业12家。现有工厂化面条、挂面、方便面、馒头生产企业18家,规模日产在200吨左右。粮食加工企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5个,省级著名商标8个、河南省名牌产品3个;粮食深加工和主食产业化企业中,农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家(联泰),省重点龙头企业14家,市重点企业9家,成为了我市建设“中国食品名城”重要支撑之一。
二、存在的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目前全国的粮食加工产业已经开始重新洗牌,粮食加工企业面对的是残酷的存量市场竞争。我市粮食加工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但就整体和综合水平来看,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产能同质过剩,多数企业开工不足。多年来,我市面粉加工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无序扩张,造成产能过剩情况严重。据统计,2017年,全市加工小麦量为122.06万吨,仅占我市年加工能力220万吨的55.48%,大部分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或倒闭状态。
(二)市场小麦质量特色不明显,不能满足加工需要。我市目前小麦主要是混合麦(中筋)为主,大规模集中连片种植优质品种小麦少,优质小麦需要到豫北、安徽等地购买,阻碍了企业研发高附加值产品的积极性。
(三)粮食加工产业链条短,产品竞争力不强。我市多数粮食加工企业产品单一,初级产品多,深加工程度低。仅有少部分企业针对普通居民开发了饺子粉、馒头粉、高筋粉等产品,而用于大规模食品加工的面包粉、饼干粉等产品较少。多数企业研发能力不足,产品档次不高,缺乏品牌,附加值不高。
(四)企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国内规模大的小麦加工集团由于拥有较多的资源,采取了部分进口小麦,其价格低于国内市场价800元/吨左右。而我市小麦加工企业规模较大的也只有日处理小麦1300吨,没有一家进入全国面粉加工500强企业。全市进口小麦配额也只有0.98万吨,根本无法与国内粮食加工大企业公平竞争。
总体看,我市粮食加工产业在规模、品牌、技术和理念上都难以适应当前的市场竞争,必须要抓住产业重新洗牌的机遇转型升级。
三、几点建议
(一)提升粮源品质。一是调整小麦种植结构。发挥漯河地处中原主要产粮区的区位优势,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推进优良小麦品种集约化种植。二是推动优质粮订单生产。引导面粉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签订优质小麦种植收购协议,企业从播种到收割全程参与,实现优质小麦产销对接。三是加大优质粮收储力度。鼓励支持我市具备粮食收储资质的企业和粮食加工企业加大对周边地市粮食的收储力度,保证粮食加工原料供应。四是积极帮助企业申请进口优质小麦配额。
(二)推动转型升级。以增强企业竞争力、拉长产业链条为抓手,推动粮食加工产业转型升级,着力解决企业小散弱、产品低端同质化、产业效益不高的问题。一是做大做强企业。支持本土企业做大做强,选取2-3家具备条件、企业负责人有愿望做大做强的企业,促其扩大规模、改造升级、打造品牌;二是延长产业链条,引导企业拓展细分市场,开发新产品,由加工普通面粉向加工专用面粉转变。引导粮食加工企业主动与我市下游产业对接力度,与食品生产企业强强联合,向主食加工、方便食品、休闲食品等面制食品延伸产业链,完善“小麦-面粉-面制食品”产业链。三是提升产业集聚水平。建议设立集粮食仓储、物流和加工于一体的粮食产业工业园区,在土地、资金、用电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引导本地重点企业转型升级、扩大规模的产能放在园区,提升我市粮食加工产业集聚度。促进知名企业在漯布局,抓住国内中粮、五得利、益海等大型粮食加工企业国内布局的机遇,开展针对性强的招商工作,力促其在漯河布局设点扩大产能规模。
(三)加大政策支持。一是建议市政府支持优质粮食企业信贷周转,对达到一定规模、效益、税收等相关评定标准的企业加大调整财政贴息政策支持力度。二是鼓励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粮食产业,向“专、新、特、精”方向发展,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三是规范运行粮食收购政策,给市场化存粮留一定空间,为粮食加工企业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竞争的环境。四是建设公共的粮食加工产业科研、检测机构减轻企业负担。五是支持具备条件的粮食加工企业“退二进三”。
(四)加强顶层设计。一是建议制定促进我市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成立我市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领导分包联系重点企业制度,明确分管市领导牵头,为企业协调建设、环保、国土等涉及企业发展的相关具体事项。二是要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力度,结合我市当前开展的深入纠“四风”工作,着力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三是要打造功能完善的综合服务平台,完善银企、用工、产销三项对接机制,提供政策咨询、人才招聘、法律维护等一站式服务。
|